思维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科学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方法有助于人们真实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深入学习研究这些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指导实践,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详情>>...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和铜川、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宁夏固原、山西吕梁、上海、浙江嘉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老区,参观英模人物的展览,为全党同志解密一个个红色基因密码。 详情>>...
编者按:2018年6月9日到10日,将召开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的首次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接收印度、巴基斯坦为成员国后的首次峰会,标志着上合组织开始进入“上海八国”的全新发展阶段。那么,此次青岛峰会有哪些主要看点?新时代下上海合作组织有哪些新发展?求是网特别邀请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老师为我们深入解读。 详情>>...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同中国当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详情>>...
党的十九大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详情>>...
编者按: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根本标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础制度,它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党的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那么,什么是民主集中制?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国内外对于民主集中制又有哪些错误的解读,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些误读?求是网特别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齐彪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 详情>>...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详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述,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奋力谱写建设教育强国时代新篇章的重要遵循,对于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
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对于贫困地区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自我脱贫能力意义重大。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征,只有深入认识和把握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文化扶贫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当前,有些人认为贫困地区没有文化,即使有也是贫困文化、落后文化,文化扶贫就是向其单方面输入文化。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需要加以澄清。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