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四届“十大法治人物(集体)”、
首届“十大法治事件”暨“致敬英雄奖”颁奖典礼侧记
2021年12月4日,福建会堂外暖意融融,颁奖大厅里座无虚席。
这是一个别具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福建省第四届“十大法治人物(集体)”、首届“十大法治事件”暨“致敬英雄奖”颁奖典礼举行的日子。这一天,福建向全社会发出尊崇宪法、尊崇英雄、尊崇榜样的信号。这一天,以法治为歌,我们向法治强省更进一步。
个人点滴,推动法治
一个个喜悦与感动被定格。
一个又一个获奖的法治人物用信念滋养出法治的意义,用行动诠释职业的内涵,用青春践行初心和使命。在颁奖大厅,也在日常岗位,他们发出璀璨夺目的生命光华。
时光雕刻信仰,汗水铸就辉煌。践行法治,推动法治的他们可能来自默默无闻的执法岗位,也可能是来自普法基层的乡间地头。
“守着火山口、坐着炸药库”,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紧张防御,枕戈待旦。福建省建阳监狱九监区是本届十大法治人物获奖者之一。这个监区是全国第一个、福建省唯一一个集中收押限制减刑罪犯的高度戒备监区。
接过奖杯,在聚光灯下站定,坚定、刚毅在他们脸上凝固。
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这个群体的伟大不易察觉。重塑限减罪犯对生命的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创新监区管理,他们依法治监,以诚感化,完成罪犯灵魂深处真正意义上的救赎。帮助联系失联多年的妻子,让入监数年的顽固限减犯,含泪主动写下签字忏悔书并决心好好改造。代表领奖的福建省建阳监狱九监区监区长童亮用这个故事,印证监狱人民警察在改造罪犯时付出的耐心与诚心。
“教育改造是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这份荣誉沉甸甸。这荣誉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代表的监狱人民警察这个群体。”童亮的获奖感言掷地有声,现场掌声连连。
推进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利益,他们无怨无悔。
“不求人生惊天地,但愿纷争不再起”。这句像“痴人”一般的发言,来自漳州市芗城区调解委员会主任赖水顺。2017年1月,他退而不休,继续协助调解各种疑难复杂案件,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解决各类矛盾纠纷612起,成功化解几十起历史遗留的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创造性地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评理四者结合起来,把大量拟起诉到法院的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在福建首创第三方介入医患纠纷调解的“漳州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医患矛盾等调解中。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闪亮成绩,更是他善解“千千结”,做百姓心中的“和事佬”的扎实总结。
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化解风险、维护稳定,这些先进人物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但点滴行动,却一寸寸地推动着制度建设、影响着公众的观念、引领社会向善向上。
法治事件 标记进程
一个个自豪与幸福被见证。
一个又一个的获奖的法治事件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推动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
高屋建瓴,良法善治。如果将法治人物比做创造性开展法治建设的“领头雁”,那么法治事件则是推动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催化剂”。
紧扣法治福建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围绕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和全民守法等方面,我们看到福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涌现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都叫得响的法治福建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在十大法治事件中,有些案例入选全国经典案例或指导性案例,有些工作属于全国首创;这里既有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又有地方的创新举措。它们都以法治之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动法治福建建设进入更高境界。
全国首个佩戴口罩法规,守好防疫“大小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是获奖的十大法治事件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守好(交流、饮食入口)“小门”与防疫(入境)“大门”,这两件事都是群众关切所在。2021年1月2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规定表决通过当日,社交媒体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前10名,共有4600多万网友关注,认为这项立法及时、给力、管用,在全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是全国首个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福建省对“小快灵”立法的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因为“实在”,获得老百姓口碑,也因为老百姓口碑,获得“金杯银杯”。
“漳州110”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是获奖的另一个十大法治事件。2021年1月10日,在我国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中央宣传部授予“漳州110”“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这是对“漳州110”最好的诠释。作为漳州人民的保护神,“漳州110”不仅是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时代楷模。
标记荣耀事件,不忘为民初心。“探索更快更零的‘漳州110’!”代表领奖的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漳州110)大队长李斯祺做出这样的承诺。
我们共同经历一桩桩激动人心的法治事件,共同见证法治前行的坚定步伐,感受到推动法治福建前行的铿锵力量。一个个法治事件,充分彰显着福建法治建设的创新精神和时代力量,推进新福建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新的历史飞跃。
英雄无悔 精神传承
一个个为信仰燃烧的生命,与日月同辉,与八闽大地的每一寸山河同在。
鞠躬尽瘁,誓死捍卫。永远铭记,深切缅怀。
“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它来自“致敬英雄奖”获得者,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原委员、福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37年的从警生涯,始终像一枚陀螺,周旋在为民办事,匡扶正义的道路上。2021年9月25日上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潘东升在重要会议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当日12时35分因公牺牲,年仅57岁。他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承诺和誓言。
英雄离去的背影是伟岸的,但他还在我们身边时,身影却是平凡温暖的。出席现场代为领奖的潘东升之子向大家描述了父亲在小家与大家之间的权衡。“爸爸去世的前几天,他还说等退休了,就开车带着妈妈出去旅游,一站一站地去玩,可是,现在这个承诺却无法实现了……”
“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当颁奖现场再次播放潘东升生前的这段影像时,《一生别无所求》的音乐响起,有观众在台下悄悄擦了泪。
“加入公安队伍,就要准备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什么是躺着出去?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党为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潘东升生前对大家讲的,也是他生命一以贯之践行的。
倒下,是另一种挺立;离开,是另一种存在。我们相信,那些离去的英雄们并未离开他们热爱并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他们并未离开那些深爱并支持他们的亲人战友,他们定会站在曾经奋斗和守护的八闽大地,守望着法治中国不断向前推进。
绵绵感动,无限敬意。在颁奖典礼现场,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深深震撼着、感染着、鼓舞着。现场弥漫的,是对法治福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的信心,是与时代同行的骄傲,是致敬榜样的礼赞,是赓续初心的坚守,是青春奋斗的担当……
让我们一道,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全面依法治省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打造法治强省,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贡献法治力量!(记者 朱硕峰 魏青)
- 上一条:郴州环境美、空气新
- 下一条:全国交通安全日 上海公安这3个小动画太“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