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护苗”行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25-02-23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作,“悦心灵促成长护青苗‘4+1’”护苗专项行动自开展以来,惠及了全区2.6万名学生和家庭,学生重点关注率由2022年3.27%下降至2024年1.56%,良好等级以上由2022年47.25%上升至2024年68.6%。2024年,该项行动被湖北省教育厅表彰为“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特色活动”。

强化四方协作,提供专业指导

组建四方团队。西陵区聘请数名法治副校长、心理健康专家、家庭教育指导者及学校教师,组建了由169位专家组成的33个四方团队,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帮助纾解学生心理问题。定制帮扶方案。专业方团队成员通过定期联合家访等形式,全面掌握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困难需求,对西陵区内的86户家庭制定了个性化帮扶指导计划,开展精准帮扶。完善工作机制。西陵区构建政府主导、家校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截止2024年底,宜昌市优抚医院心理健康专家参与活动达170余次,法治副校长参与学校活动达200余次,家庭教育指导者参与学校活动达180余次。

“护苗”行动四方团队提供专业指导

坚持四位一体,做实常态关怀

坚持学生主体。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通过教育辅导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主观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突出家长主角。每学期邀请心理专家、法治副校长等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主题宣传活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识别和干预学生基本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做实学校主力。学校建立工作专班,建强“4+1”护苗专项行动队伍、配备心理辅导室、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档案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构建社会主导。西陵区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教育部门承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日常教育,卫健部门负责未成年人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妇联、司法、社会组织等全面参与重点关注人员的帮扶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氛围。

教育、卫健、妇联、司法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

开展四类活动,共护健康心灵

线上心理辅导。由区教育局牵头组织线上心理辅导沙龙直播活动,邀请专家团队针对亲子沟通中普遍存在的疑惑和烦恼进行分析、点评,引导亲子有效沟通。心理团辅活动。全区中小学对部分存在心理困境的学生或存在家庭教育困惑的家长开展心理团辅,帮助解决减轻焦虑,构筑和谐亲子关系。2024年来,已开展了247场团辅、190余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引导。各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内容丰富的心育主题班会,引导青少年学习情绪管理和调适方法,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习舒适交往方式,培育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截止2024年底,全区共开展心育主题班会及其他辅导活动1862场。个体关爱指导。各校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个体辅导、家访谈心,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家访共覆盖24040户,开展个体辅导2913人次。

西陵区铁路坝小学开展心育主题班会活动

落实常态机制,共护少年成长

织牢安全防护网“净土”。西陵公安开启护学模式,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巡逻守护,把好“安全关”、站好“护学岗”。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绿书签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织细法治保护网“育苗”。强化多元化普法教育,全区法治副校长齐发力,进校园上好开学“第一课”。区司法局打造“西陵向未来”青少年普法宣传品牌,联合区法院、检察院、区妇联、区教育局等组织学生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游学、“模拟法庭”、“旁听庭审”“以案释法”等“沉浸式”普法活动50余次。织密社会责任网“护花”。强化家校联动、司法机关协同育人、联系互助,共同守牢青少年成长防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