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零工市场普法热 大理市法院送“法”护薪暖民心
发布日期:2025-03-05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2月28日早上七点,天刚蒙蒙亮,大理市零工市场早已人头攒动,与以往不同的是大理市法院古城法庭(劳动保障专业法庭)的法官们也早早来到市场,在市场入口处设置了“摊位”,并悬挂起普法宣传横幅。法官们热情地进行了自我介绍,不一会功夫,他们便被务工人员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咨询法律问题。

 

“我给老板干活,说好的6000元一个月,干完一个月后,只付了3000元,剩下的3000元一直拖着不付”“我帮老板干活,工钱一直不付,也不给我打欠条”“除了欠条,微信聊天记录能不能作为证据”“欠钱的老板在祥云,我能不能去市法院起诉”……针对农民工朋友的疑问,法官一一向他们进行了解答。

 

市法院深知农民工朋友的不易,结合以往案例中出现的“证据固定难、被告寻找难”,以及务工人员较为关注的工资结算等问题,专门制发了《致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并现场为大家解读《农民工权益保障“三应当”“四需知”诉讼服务指南》,以强化农民工朋友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证据意识。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结束后,农民工朋友主动上前帮忙拆宣传横幅、收拾摊位资料。

 

大理市人民法院古城法庭庭长 员额法官 徐善珊

古城法庭2024年审结劳动、劳务纠纷案件545件,开辟欠薪纠纷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265件。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民工因为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举证意识不足,不核实发包方身份、不签订合同或协议、不书面结算工钱,仅凭一句口头承诺,轻易相信对方,最终导致自己的讨薪之路难上加难,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劳务市场与农民工面对面地交流,向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中国政法文化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