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暖阳洒下,上周四下午,珠晖区相关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一行,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前往“省立三中”旧址展开调研。现场,一句“要按照计划推进表,落实‘省立三中’旧址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利用措施,让文物‘活’起来”,掷地有声,明确了此次调研的核心目标。
“省立三中”旧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粤汉街道办事处,具有光荣革命历史,是湘南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毛泽东、何叔衡、郭亮等曾到该校指导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中共湘南特委曾设于校内,并在此举办了“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农村教育”、“师范”等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培养了邓中海、黄义藻、谢汉东、陈芬、东天宇、唐天际、何健楚等革命骨干,有力地推进了湘南各县的民主革命运动。
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素有湘南革命摇篮的美誉。早在2019年,它就凭借自身独特的历史价值,被确立为湖南省第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湖湘大地红色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介绍:珠晖区政协委员何琼在去年的一次实地走访中发现,“省立三中”旧址竟陷入无人管理的困境,内部破败不堪,一片萧索之态。见此情景,何琼委员深感痛心,随即递交了一份在“省立三中”旧址打造红色文化基地的相关提案,期望能为这座见证历史风云的旧址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珠晖区政协对这份提案高度重视,依据《关于加强委员提案与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衔接转化的办法》,迅速将该提案转交给珠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
接到该提案后,检察院的有关领导立即行动,深入展开调查。他们发现,由于年久失修且长期无人打理,“省立三中”旧址的状况令人担忧:部分瓦件和檩条破损严重,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旧址内外杂物肆意堆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更为关键的是,灭火器材配备严重不足,文物消防隐患如高悬之剑,时刻危及旧址本体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珠晖区人民检察院当机立断,迅速与相关行政单位就“省立三中”旧址文物保护和利用问题展开磋商。经过深入交流与探讨,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制定了一揽子全面且细致的措施,全力推进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省立三中”旧址已焕然一新:杂物被彻底清理,旧址重归整洁;消防安全器材配备齐全,为文物安全筑牢防线;管理工作也日益规范,旧址逐渐恢复往日的庄重与生机。
珠晖区针对“省立三中”旧址未来的保护和利用方向,进一步明确为“突出主线主调、发挥联动效应、打造有影响力的红色基地”。相信在珠晖区政协与检察院的持续携手努力下,“省立三中”旧址必将重焕光彩,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