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牛哥闲聊局:临危不惧,处处带头,出色完成战斗任务 蒋若军被树为“共产党员标兵”徐振祥获“班长标兵”光荣称号
发布日期:2025-09-20 | | 责任编辑:吴建友 字号: A+ A- A
值此建军98周年之际,我这个被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誉为“战地土记者”之称的小老人,想把1980年入伍到广西边防前线军营至200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积累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奉献给我的老战友老首长老师老同学老同事老乡及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们,取个小标题就叫“李牛胜军地新闻作品精选”,特奉献给大家,希望亲们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谢!当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我自己独立完成撰写的稿子,也有我与师团广西军区广州军区以及新闻单位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的稿子,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讯 广西边防某部十四连班长蒋若军、徐振祥在还击越军挑衅的炮战中,临危不惧,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5月23日,营党委在战场上树蒋若军为“共产党员标兵”,徐振祥为“班长标兵”。
在激烈的炮战中,上级命令蒋若军、徐振祥带领十多名战士在海拔五百多米的前沿阵地上担负为友邻炮兵分队守卫和警戒任务,防止越炮兵分队的前沿阵地上担负为友邻炮兵分队守卫和警戒任务,防止越军特工队伺机进行骚扰破坏活动。山上杂草比人高,战士们执勤回来鞋子上沾的泥巴有几斤重,比法卡山战场还多。吃水要走到山下去背。
面对艰难困苦,在阵地没有干部在位的情况下,蒋若军、徐振祥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大家团结战斗。5月5日,炮战在激烈地进行,蒋若军、徐振祥所在的阵地落下不少越军炮弹,他俩立即带领战士们进入临时构筑的防炮洞。为了防止越军偷袭我阵地,他俩又悄悄地离开防炮洞,飞奔到前沿、冒着炮火担任警戒、观察任务。当激烈的炮战过后,战士们跃出洞口,看见两位班长手握武器站在哨位,浑身烟尘,无不为之感动。5月15日午夜十二点,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蒋若军、徐振祥想到弹药库里的武器装备可能会淋湿,立即冲出猫耳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战斗,把里面的轻重火器以及弹药都抢救出来。当他俩回到自己猫耳洞时,猫耳洞被泥土压塌了,被子、蚊帐及日用品都被压在里面,他俩穿着雨衣在外面蹲了一夜。第二天,战士们看到这情景,围着班长忍不住哭出声来,埋怨他们为什么不通知大家。他俩笑着说,这没什么,我们想让大伙儿多休息一会,你们晚上潜伏太累了。
一个多月来,蒋若军、徐振祥带领战士们执行潜伏、观察任务二百多次,没有出现错报、误报敌情的现象。次次圆满完成任务。越军炮火袭击,阵地上落下十七发炮弹。但是,由于他们组织严密,无一伤亡。
(李牛胜 庞佩方 周俊芳)
(原文刊在解放军报一九八四年六月五日第一版)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
责任编辑:吴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