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检察+综治”共绘“坝上库首”新“枫”景
发布日期:2025-10-10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大爷,您别着急,慢慢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综治中心接访大厅的检察服务窗口前,接访干警正耐心倾听一位老人的诉说。自秭归县检察院入驻综治中心以来,这抹“检察蓝”如今已成为综治中心的日常一景。

近年来,秭归县检察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入驻县综治中心为契机,推动检察职能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检察+综治”协同共治新路径,在“坝上库首”绘就出一幅幅和谐安宁的生动图景。

入驻综治中心打造群众“解忧驿站”

秭归县综治中心整合检察、公安、信访、司法、民政等部门职能,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处机制,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处置、结果及时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群众解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基于此,秭归县检察院积极推进服务阵地前移,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整体嵌入县综治中心,设立专门检察服务窗口,整合控告申诉、司法救助、法律咨询、支持起诉等职能,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为提升接访质效,秭归县检察院创新推行“常驻+轮值”工作机制,安排检察干警坐班接访,同步建立“检察长接待日”制度,院领导定期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现场答疑解惑、释法说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针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建立“领导包案+专班推进+限时化解”机制,由检察长带头包案、走访调研、协调联动,推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24年以来,该院共接待群众来访300余人次,受理控告申诉案件100余件,院领导包案化解60余件,成功化解5年以上信访积案10余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目标逐步成为现实。

司法救助暖心传递检察为民温度

“感谢检察院,不仅帮我拿到救助金,还让我的人生有了希望!”赵某某激动地说。23年前,他因意外触电致残,未能获得足额赔偿,长期陷入生活困境。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后,主动排查发现该线索,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联合多部门为其争取救助金14万余元,并协调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实现自力更生。赵某某深受感动,自愿签订息诉罢访承诺书,长达23年的心结终于化解。

这是秭归县检察院以司法救助推动矛盾化解的一个缩影。该院构建“线索发现、快速审批、资金发放、跟踪回访”全链条机制,充分利用综治中心平台,主动对接信访、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打造“检察+社会救助”多元帮扶体系,切实做到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家庭“应救尽救、能救尽救”,以救助促息诉、以帮扶护稳定。

2024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9件,发放救助金60余万元,救助对象涵盖未成年人、残疾人、脱贫监测户等群体,真正实现“救在难处、助在点上、暖在心间”,让司法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支持起诉纾困守护弱势群体权益

“我之前以为,就算找到检察院也拿不到这笔钱……”近日,在秭归县综治中心检察和解室里,随着手机转账提示音响起,农民工王某等3人终于拿到了剩余的欠薪。

今年1月,秭归县检察院干警在综治中心了解到王某等3人反映的欠薪线索,利用“支持起诉+检察和解”机制,通过两次组织双方调解,成功为王某等3人追回欠薪2.3万余元。

秭归县检察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开辟“支持起诉绿色通道”,聚焦农民工讨薪、未成年人抚养费、老年人赡养费等民生领域案件,实行“支持起诉+检察和解+执行监督”全流程办案机制,通过派驻信访局、调解中心等方式,优先受理、快速审查,第一时间发现并介入侵权纠纷,当好群众的“法律后盾”。

2024年以来,该院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5件,帮助32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0万余元,协助4名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抚养费、赡养费8万余元,让“检察蓝”成为弱势群体最信赖的“守护色”。

检察入驻综治中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整合,更是机制、职能、力量的深度化学反应。秭归县检察院通过机制重塑、职能融合、协同联动,推动检察履职从“末端监督”向“前端治理”延伸,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实现“1+1>2”的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