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特别想对您说声谢谢!祝您生日快乐!”
一早,韦昌慧就收到了小萱的来信,她轻轻摩挲着带着淡淡墨香的信纸。这个曾经逃学、厌家,整天无所事事,让家人头疼、老师无奈的“问题少女”,从初到启程学校时的满心抵触到主动敞开了心扉,字里行间是满满回忆:“您为我梳好蓬乱的头发、愿意倾听我的烦恼、教会我做手工编织,红色的草莓、黄色的玉米还有我最喜欢的向日葵……”一路来,韦昌慧看着她站军姿时的咬牙坚持,做美食时的欢声笑语,学唱歌跳舞时的点滴进步……“您鼓励着我、照顾着我、陪伴着我,像妈妈一样带给我温暖。”看着孩子的质朴话语如暖流,韦昌慧的眼眶也渐渐湿润了……
从警17年,现任贵州省三都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的韦昌慧自2023年3月被选派到三都启程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这是一所针对家庭难管、学校难教的青少年学生,开办封闭式、准军事化的特殊学校。在这里,她无数次地家访、劝解、宣教……耐心开导遭遇家庭变故、情感挫折的学生,成功劝返过厌学逃学的学生,也教育感化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隐患问题等,让法治教育有了爱的温度,还有母亲般的温暖。如今,看着大多数孩子走出学校后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或求学,或务工,成为了自食其力、对家庭社会有担当的人,这是她日夜坚守最好的馈赠。
帮助“迷途少年”找到学习与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当警察?又如何理解‘警察’二字?”
面对这个问题,韦昌慧回忆起父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用半生坚守诠释的忠诚与担当,让在她年幼时就种下了守护正义的种子。虽未能穿上军装,但她始终以军人般的担当,践行着人民警察的誓言。
她说:“这个‘警’字,上是敬,下是言,我有责任和义务用敬畏之心守护青春,用温暖之言照亮迷途。”现在的韦昌慧以“警察妈妈”的身份守护迷途少年,她的眼里沉淀出了更温润的力量。
“没有‘问题少年’,只有‘受伤的孩子’。”韦昌慧的办公室就在教室旁边,学生上课有问题,她能及时干预处理;下课后,她也和学生一起运动、游戏,既陪伴着学生,也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她总说自己不仅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位母亲,孩子们需要有人去给予关爱、引导,护航,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与生活的意义。
“其实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很敏感,但一点小小的善意,就可能触动、改变他们。”一旦聊起孩子们,韦昌慧便滔滔不绝。在她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粗暴地加以干预。有的学生犯了错,家长想让她用警察的身份吓吓孩子,但她总是笑眯眯地和他们谈心。
回忆起前不久来到启程学校的小潘,性格偏激,无法正确表达情绪,总是高昂着头,满脸倔强,像随时易燃的火药,都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面对这类型的孩子,韦昌慧却有套独特的“拆弹密码”——得耐着性子慢慢哄着教。
“有什么事先冷静下来,好好说。”
“能用嘴巴说出自己的感受,比用拳头厉害多了!”
“今天没有生气,有糖果奖励哦!”
……
在日常相处中,韦昌慧和老师们格外关注小潘的点滴进步,她坚信,给的这颗“糖”会慢慢甜进他的心里,温暖并软化那股“小唳气”。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小潘终于迎来了蜕变。从蛮横无理到彬彬有礼,从好勇斗狠到谦逊温和,渐渐地他的脸上也洋溢着友善的笑容……“原来被夸奖,比去打架更让人开心。”他说记得“警察妈妈”告诉过他,双手是要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
在“法育”的同时贯穿“德育”
在韦昌慧看来,她作为一名法治副校长,想拉回走错路的孩子,必须走进孩子内心、重塑孩子“三观”,把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内心的道德准则。
那么一堂法治教育课上讲什么,怎么讲?是她经常思考的事。她翻阅了大量与青少年相关违法犯罪案例,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再结合学生上学、生活实际,围绕盗窃、帮信、打架以及防诈骗、防性侵、防欺凌等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开展法治教育,告诉他们一旦触碰法律红线,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加强学生对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解。此外,通过精准普法,还积极引导家长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重视家庭教育,带头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看到韦校长和老师们都如此用心、细致教导,作为家长也开始懂得了如何配合引导孩子明理守法。”一位家长说起孩子这段时间的变化感觉很欣慰,并表示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榜样。
“惩罚一个孩子简单,但挽救一个孩子不容易。学校和家庭、社会都应该要积极帮助孩子回归正轨。”韦昌慧说学校也很重视在“法育”的同时贯穿“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5岁的小张由于缺少家庭关怀且长时间疏于管教,行为举止松散,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启程学校。
面对这位“老熟人”,韦昌慧虽有些无奈,但她和老师们并没有放弃去教育挽救,反而在小张的身上捕捉到了点点微光。
“学生的改变往往来自于他‘会’,那就想尽办法让他们‘会’点什么。”韦昌慧惊讶的发现,当有学生逃避内务检查时,小张总是能按标准完成全套流程,韦昌慧就会特意让他教教新同学叠被子的技巧;当老师教会他理发后,他剪出的板寸利落有型,碎发也会清理得干干净净,此时韦昌慧也会告诉他“靠自己的双手是能创造出美好的。”随着夸赞声越来越多,小张也很乐在其中,他原本浮躁的内心得到了很大满足,开始学会了平静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是待雕的璞玉,当我们不再盯着他们的瑕疵,而是发现独特的光泽时,教育就发生了……”相较于生硬的命令与刻板的说教,韦昌慧相信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有着更好的感染力。在日常点滴相处中,她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会洗衣服的,韦昌慧手把手教;衣服袜子破洞了的,她帮他们补;鞋子开胶了的,她给他们粘;想重拾课本重新学习的,她给他们找书、打印测试题……她以言为引、以行为范,于无声处播撒着爱的种子。
在学校通过心理和行为矫正,让很多即将被放弃的孩子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渐渐地,当曾经迷途的少年在课上主动记笔记,当封闭的心灵在操场上露出笑容,当叛逆的言语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化作真诚的道歉……这正是德育之花绽放的最好见证。
“自从她担任启程学校法治副校长以来,她始终把所有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在一遍又一遍的开解、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中做通家长和学生的工作,在我们回访时也发现,家长对韦昌慧同志的评价很高。”三都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张仁可说。
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看着孩子们纷纷从课堂、操场跑过来,有的蹭到韦昌慧身边,和她闲话家常;有的虽全程不说话,但紧紧挨着她的手臂,陪她走了一路,直到上课铃响了才挥手道别……她以真心陪伴暖童心,孩子们信任喜欢、亲昵相伴,也让爱与关怀如暖阳般感染众人。
“警察妈妈”要付诸更多行动、时间和精力
“如果心中没有对孩子们的爱,很难想象她能一路坚持下来。”老师们都说,韦昌慧几乎“随时在线”,她与学生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自己的孩子都多。
“我看她时常把学生的衣服、铺盖拿去洗,还从家里带了很多东西给学生用,学生都愿意叫她“妈妈”,我们老师都说她是学生的“宝妈”,非常优秀的一个同志。”三都启程学校老师周忠云说。
翻开韦昌慧的工作日记,字里行间随没有惊心动魄的警营传奇,唯有密密麻麻的温情注脚。
“2025年4月19日,今天和两位同学开展了谈话,他们的心态都平稳了很多,接受了在学校学习的现实,愿意和老师沟通了,也不再有冲动行为了,是个好的开始。”
“2025年5月30日,下午带10个学生到赛马城参加了‘六一’活动,孩子们平安出去,平安归来,体验了警营文化,还参加了骑马、游戏、烧烤活动,一个个可开心了!要是她们回家了还能这么乖就好啦!没得去的孩子们有点‘灰猫猫’的,希望以后能带他们参加。”
“2025年6月4日,和新生小胡谈话,是个性格爽朗的‘假小子’,问题不大,力争三个月结业回家!”
……
她用心记录下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行为表现、心理状态,也记录下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脆弱,这一笔一划是她作为“警察妈妈”沉甸甸的关爱。她说写日记既是记录,也是提醒:“警察妈妈”不光是拿来喊的,更多是付诸行动、时间和精力的。
近年来,韦昌慧先后多次获记个人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先后荣获贵州省“成绩突出党员民警”、黔南州公安局“成绩突出女民警”、三都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母爱如水,润泽无声,她把爱融入教育,将他孩视如己出,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她也将继续发挥好法治副校长的职能作用,用“警察妈妈”这个光荣的称呼用心用情呵护青少年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