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牛哥闲聊局:硝烟孕育出的剑麻诗
发布日期:2025-08-11 | | 责任编辑:吴建友 字号: A+ A- A
值此建军98周年之际,我这个被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誉为“战地土记者”之称的小老人,想把1980年入伍到广西边防前线军营至200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积累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奉献给我的老战友老首长老师老同学老同事老乡及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们,取个小标题就叫“李牛胜军地新闻作品精选”,特奉献给大家,希望亲们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谢!当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我自己独立完成撰写的稿子,也有我与师团广西军区广州军区以及新闻单位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的稿子,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

这是一束在广西边防庭毫山阵地采集的诗花——剑麻诗。

庭毫山是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边防战士在炮火中以剑麻当纸,弹片为笔,刻下了雄壮的诗行。这些诗反映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它是边防军人凝思遐想的吟唱。诗中意境深远,语言朴实,显示了当代军人的壮美心怀。 (李牛胜)
 

 

什么是军人

战士 叶汉忠

什么是军人

是谁这样问起

便使我想起那个

石头流血的故事

 

是上帝雕塑的么

随风云而掣动

随雷鸣而怒吼

踏着电闪奔走

扛着轻烟沸腾

 

什么是军人

是谁这样问起

便使我想起那个

大海汹涌的传说

 

是海市蜃楼中

一群放飞的陶俑

它们渴望飞翔自由

每当发怒时

便口吐硝烟

 

猫耳洞的烛光

团政委 王 伟

没有莲灯的丽质

没有菊灯的桔黄

在你身上

除了平常

还是平常

昏暗的猫耳洞里

你匆匆来到我的身旁

拂落征衣的战尘

亲吻发烫的钢枪

替我朗读亲人的来信

伴我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吉它的和弦是你的笑声

那么悠扬

你跳跃的火苗

就象她忽闪忽闪的眼睛

打着拍节陪我进入梦乡

 

当黎明拉开战幕

你向我投来祝福的目光

默默和我亲吻话别

含泪把遗书替我收藏

啊烛光

你知道战士狞猎的足迹

知道后方灯下酣睡的童床

静静地燃烧没有遗憾呵

就因为你分明瞧见

天安门灯火辉煌

 

雕 像

政治处主任 戴胜国

因太阳斜渡

涂一身琥珀

因风雨洒泼

挺五岳之骨

因雷吼电击

怒睁一双金睛

面对你

虎狼不敢前

只有如莲盛开的清明

祭一部光辉的史书

 

星期日

战士 剑 骨

星期日拉长尾音

走出大兵的抽屉

跟着知了知了的六月

在晾满粗话的山头

系上斑斓的旗帜

 

一星期走不直一个问号

周末成为可有可无的定语

数得暗星星数不圆月亮

倘若真的有幸落下骂名

跳进黄河也不想洗

活脱脱挑起一个

喷香的话题

 

通信员的脸谱

是新闻发布会

双桅帆恨死了有名无实的保密

扬眉扇风想扇就扇吧

只是切不可失了原则

硬生生拖进你的港口他的柳堤

问你

走累了的路

该不该有星期日

 

呵星期日

星期日是挥霍香皂的日子

一周的等待被搓得流蜜

烦恼和心事上街

接受太阳的点名

唯有一件事走不出猫耳洞

相册里她正打着

吻的手势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

 

责任编辑:吴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