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法典之窗

李振军:“啃”马列著作

人气:6823

3月6日,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课程拉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教学序幕,于是,如饥似渴地“啃”马列著作,读懂读通这些“本本”便成了我每天的“作业”。 详情>>...

潘俊霖: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

人气:6243

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受到党内外人士的尊崇,并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守护下薪火相传。它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是内涵丰富的精神源泉,是屹立不倒的不朽丰碑,是值得珍藏的精神财富,更是引领时代潮流的鲜艳旗帜,值得所有共产党人代代传承。 详情>>...

曹诗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把握四个基准

人气:63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深刻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这一重要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研究应该把握四个基准。 详情>>...

王清宪:少些“约架思维”,多点“共同体意识”

人气:6149

现在大家都说主旋律作品难以创作,难在哪里?不是主旋律给文艺创作留下的空间小,而是一些艺术家对主旋律把握能力和认识深度不够,认为主旋律就得是单调的歌颂、赞扬,就要口号化、概念化。这个理解是片面的。歌颂当然是重要的,但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情感世界与复杂思想过程,他们同样面对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社会、美与丑等矛盾纠结,只有揭示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把主旋律人物树起来,起到教育与引导的社会作用。通过鞭挞假丑恶来歌颂真善美,同样是弘扬主旋律。 详情>>...

张志蓬: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学”

人气:6154

我们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党、老党,从最初的党员人数不足60人到现如今的8900多万,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一路走来,能够成为今天拥有党员人数最多、把科学社会主义旗帜高高举起、成功进行现代化实践、并且将长期执政的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一来中国共产党实属不易,二来中国共产党自有它的过人之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究竟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作一分析。 详情>>...

陈志勇:青年学生在思想武装中投身新时代

人气:6407

【论教】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正在成长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唯有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才能在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详情>>...

张奎良:《共产党宣言》昭示的初心

人气:6178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光阴荏苒,日月经年,今年已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70周年。《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第一个共同的最高纲领,也是一切共产主义者为全人类彻底解放而奋斗的初心的表白。《宣言》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推翻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是共产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是一切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忘却的初心。 详情>>...

王朴: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养政德

人气:6334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干事创业廓清了方向路径。 详情>>...

赵园园:初心和使命的内涵

人气:6275

全面正确把握初心和使命的内涵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内涵不局限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是有着更宽广的世界胸怀和更丰富的时代内涵。这个内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主旨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为” 详情>>...

陈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气:57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五千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和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末页
共575条  分58页显示